• 轮播图1
  • 轮播图2
  • 轮播图3
  • 轮播图4

学校公告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校动态 > 学校公告

赣州电子工业技术学校2025年清明节放假通知及致家长的一封信

清明放假通知

   根据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》(国办发明电〔2024〕12号)文件精神,结合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工作要求,现将我校2025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及相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:

   放假时间:4月4日(星期五)— 4月6日(星期日),放假3天。

   返校时间:4月6日到校晚自习。


清明节习俗


习俗一:扫墓祭祖

   清明扫墓,即为“墓祭”,谓之对祖先的“思时之敬”,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,其习俗由来久远。

   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,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,是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。
习俗二:踏青游春

   踏青古时叫探春、寻春等,即为春日郊游,也称“踏春”。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。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,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习俗三:插柳戴柳

   清明节,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。明插柳戴柳另一种说法是驱鬼辟邪。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将清明节、中元节、寒衣节,合称为“三大鬼节”。因受佛教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的影响,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,把柳枝称为“鬼怖木”。
习俗四:吃青团

   清明时节,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。

   青团子油绿如玉,糯韧绵软,清香扑鼻,吃起来甜而不腻,肥而不腴。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,正因为如此,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。

清明节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

尊敬的家长朋友:

   您好!春来莺飞芳草绿,又是一年清明时!在这缅怀先烈、祭奠逝者的重要时节,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有序、文明健康、低碳环保的清明假期,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做好以下工作。

01文明祭祖防火灾安全教育

   清明时节是森林火灾集中高发时期,祭扫时要严格遵守森林防火和消防安全规定,自觉做到不携带火种进山入林,不燃烧纸钱香烛,更不要在山林中点燃明火、燃放爆竹、乱扔烟头等,严防森林火灾发生。倡导以献一束花、清扫一次墓碑等无烟祭扫方式寄托哀思,真正做到绿色祭祀、低碳祭祀、文明祭祀、安全祭祀,减少环境污染、共同维护生态环境。一旦发现山林火灾,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,说清着火地点,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,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。

02防溺水教育

   天气转暖,溺水事故将进入高发期,假期里请家长一定看护好孩子,让孩子牢记防溺水安全常识,教育孩子做到“六不准”:不私自下水游泳;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不擅自下水施救。教育孩子一旦发现有人溺水,应及时呼救,寻求大人相助,切不可盲目下水施救,并及时拨打110、119、120急救电话。

03流行病防治教育

   当前处于流感等流行病高发时期,加之假期临近,人员流动、聚集、旅途等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交织叠加出现,容易引发传染病传播。务必减少不必要的聚集,公共场合配戴好口罩。做好个人防护措施,养成“勤洗手”“常通风”“多锻炼”等良好习惯;要重视多病共防,小孩有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要做好防护、及时就诊、规范治疗、科学用药,不带病上学。

04饮食安全教育

   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,教育小孩不喝生水,不吃变质、腐烂的东西,不吃“三无”食品和过期食品,不吃未清洗干净的食物,以防疾病的发生;少吃高盐、高糖、油炸、熏制食品;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身体素质。

05网络安全教育

   假期将是孩子上网的高峰期。网络对孩子的正负面影响是巨大的,家长们应该对孩子上网给予关注和必要的指导,指导孩子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学习、开阔视野;积极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互联网,提高辨识能力,不要随意发表、转发不当言论。引导孩子养成健康上网、文明上网、安全上网的好习惯,并且要杜绝孩子进入网吧等场所。 

06交通安全教育

   清明假期,人车流量增加,道路安全隐患增多,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,督促孩子自觉做到“七不准一必须”:不准在马路上追逐打闹;不准在汽车附近嬉戏玩耍;不准闯红灯,通过斑马线、人行天桥等通道过街;不准骑车逆行;不准乘坐超员车辆;不准乘坐无证驾驶车辆;不准无证驾驶车辆;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或佩戴安全头盔。同时,还要提醒教育小孩不在行走和骑车时看手机、听音乐,不在车辆盲区内玩耍。

07心理健康教育

   家长可利用校园网、微信等平台和媒介学习心理健康知识,给孩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方法,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积极乐观心态;提醒孩子遇事要多与父母、老师沟通、交流,培养孩子拥有健康向上的心态,遇到挫折不气馁,遇到问题尽力解决;教育孩子学会感恩,学会管理情绪,开心过好每一天。

   另外,假期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监管,家长要指导督促小孩管控好身边的手机、电脑等电子产品,摆脱对手机的依赖,杜绝网瘾。要教育督促小孩不沉迷网络游戏、直播;不玩带有色情、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游戏;不轻信网络信息,不与陌生网友见面;不打架斗殴,不抽烟饮酒,不打牌,不吸毒,不参与迷信、邪教、传销等非法活动。 

08居家安全教育

   要排查家中和周边安全隐患,及时消除隐患,并对孩子进行居家安全教育。教育小孩不得攀爬窗户,防止孩子从楼房坠落。教育小孩注意用火、用电、用气安全,确保居家平安。增强防火意识,懂得防火、灭火和逃生知识,正确使用煤气灶、热水器、电器。每年用气中毒事件时有发生,一氧化碳无色、无臭、无味,不易被人察觉,家庭使用燃气设备的房间一定要保持通风良好,保持烟道畅通不漏气,定期检查,防止发生意外。

09户外安全教育

   强化小孩户外活动的监管,教育小孩要时刻注意户外安全:不与同伴做危险的游戏,不玩不携带刀具、火机等危险品;向孩子普及森林防火知识,不野外用火、不携带火种进入林区;防止在景区、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遭遇拥挤踩踏;防范旅游中的交通、饮食安全问题,不要轻易“探险”走入荒僻区域或其他景区禁入的区域;不要攀爬树木、电力设施及其他禁止攀爬的建筑物、构筑物和设施;不在铁路沿线放风筝,更不能在铁轨上玩耍,放置砖块,防止造成列车停运事故;一定不要在施工工地等危险区域逗留、玩耍。
10反电信网络诈骗教育

   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,预防未成年人涉“两卡”(手机卡、银行卡)违法犯罪,牢记“八个凡是、六个一律”,远离电信网络诈骗!

根据法律规定,出租、出借、出售、购买“两卡”的,情节较轻的将会被实施信用惩戒,情节严重的还会触犯诈骗罪,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罪名,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要教育小孩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,提高防范意识,预防未成年人涉“两卡”(手机卡、银行卡)违法犯罪。

   “八个凡是”: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,凡是叫你汇款到“安全账户”的,凡是通知中奖、领奖要你先交钱的,凡是通知“家属”出事要先汇款的,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,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,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,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,都是电信诈骗。

   “六个一律”:只要一谈到银行卡,一律挂掉;只要一谈到中奖了,一律挂掉;只要一谈到“电话转接公检法”的,一律挂掉;所有短信,让你点击链接的,一律删掉;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,一律不点;一提到“安全账户”的一律是诈骗。

11文明礼貌教育

   弘扬文明精神,遵守道德规范。践行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,自由平等公正法治,爱国敬业诚信友善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遵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,认真履行文明公约。

   礼貌举止,文明言行。不随地吐痰,不说粗话脏话;不乱贴乱画,不车窗抛物,不损坏公物;不乱扔垃圾,不践踏草坪;文明养宠,遛狗牵绳。

   学生假期的安全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配合,让我们家校携手,共同践行"文明祭扫、平安清明",家校协同筑牢安全防线。预祝全体师生员工度过一个绿色、平安、充实的清明假期!

0.065973s